一線採訪 Interview
伯拉罕共生照顧合作社
林依瑩以伯拉罕及瑪嘎露生活家作為長照基地,推出非典型長照服務的All in one共生型照顧服務模式,提供重症個案24小時的照顧服務協助其賦能,實現在宅終老的夢想,並建構部落互助育成網絡,培育在地長照工作者。
另外根據在地需求延伸特色服務,如:友雞生活、個案編織復能班等,進而提升整體原鄉長照服務、就業機會與青年迴游等互助共好願景。
All in one人性化長照服務,降低照護者負擔找回家庭功能
距離台中市區一個多小時的蜿蜒的山路,終於抵達可挑望大安溪畔的雙崎教會,下車前司機問:「需要等你嗎?這裡平常一天只有兩班車可以下山喔,錯過就沒有了。」正好此時電話響起,電話那頭傳來的是林依瑩輕輕柔柔的聲音:「沒關係,晚點有個老師要下山,不如妳跟著她的車吧!」於是我揮別了計程車,看著他揚長而去。
伯拉罕原鄉長照基地的理事主席林依瑩雙手插在厚厚的羽絨外套裡,和一位提前數日來拜訪的長榮大學老師一同輕鬆地現身,雖是第一次碰面,但感覺一點也不陌生,沒有特別說明,林依瑩就這樣帶我們在部落散步聊了起來,逢人打招呼,與其說是採訪,更像是來拜訪一個老朋友。
每經過一戶人家,林依瑩便會聊起門內的故事:「這裡住著的是一個氣切阿公。」我們上前敲了門,但沒人回應,「可能出去玩了。」她笑著說,但這個看似輕鬆的閒聊,卻是一個差點沒辦法實現的願望。
氣切阿公本名叫林伯山,之前因肺炎住進了醫院,卻意外感染導致病情加劇,不得不進行氣切,在那之後的一年多內,他一路從普通病房轉入了加護病房,甚至最後被送進護理之家,病情每況愈下,同時沈重的照護費用也壓的兒子喘不過氣,積欠機構十幾萬元。「好想回家。」插著鼻胃管的阿公,寫下了這幾個字,「太累了,不想活。」
在那時,情況幾乎已到了絕望的地步,阿公被照管專員評估失能等級第八級,已是失能最嚴重的等級,通常像這樣做過氣切的病例一般照服員是沒辦法處理的,因為抽痰需要受過專業培訓,知道這件事的林依瑩,請居家醫生到阿公的床前評估看看,看看他們能做些什麼。「因為他是部落的一份子」這麼一個簡單的理由,部落的居服員們就算負債、跟依瑩姐借錢,也要去上課,只為了接阿公回來。
趕在離院的前兩天,他們才把課上完:「一剛始也會擔心做不好,所以那時趁著每個禮拜五有護理師來,請他多住三天,確認我們的抽痰技術是OK的。」配合居醫的指導,居服員們輪班24小時照顧,奇蹟發生了!阿公回來短短一個禮拜後就拔除鼻胃管,可以吃軟食,不到一個月就可以吃部落裡的公益晚餐了,休養一個月後,阿公的另一個夢想——上教會,也實現了,臥床超過一年的他走上長長的樓梯,做了睽違已久的禱告,三個月後阿公的失能等級從八級降到了二級。
「現在台灣的長照單位通常不提供All in one 24小時的服務,你不能叫長輩一天只包一次尿布,但居服員一天只能來一次,所以很多重症後不能住家裡,是因為社區的支持體系不夠,而我們重症能返家是因為我們有居家醫師,不會因為在家醫護照顧品質就不好。」現有的居家服務有諸多限制,怕居服員取代家庭功能,但林依瑩說:「其實做All in one才有辦法把家庭功能找回來,不然壓力過大,大家都跑掉了,我們在現場實在看到太多,不是子女不孝順,而是照護壓力太沈重。」
林依瑩推動的All in One照顧模式,目標「用24小時長照服務,終結長照服務」,打破政府既有長照2.0提供補助的時間額度、頻率、項目,提供以人為中心、以社區為範圍的走動式全人照顧。為不同個案設計專屬的照顧計畫,由所有照服員24小時排班接力,不分在家裡或醫院,利用短時間密集的照顧,讓重症的長輩拔掉鼻胃管、導尿管、氣切管等,脫離長期臥床的人生,回歸正常生活,這種走動式高頻率的探訪與照護,相較以鐘點固定時段的居服員,服務更具彈性及更符合照護現場的需求。
但是24小時的照護費用一般家庭負擔不起,他們導入時間銀行的概念,讓照服員志願投入三成的服務時數做志工,累積時數,當自己/親友有需求時,可透過時間銀行中心申請使用,也可將時數捐贈,時間銀行管理中心媒合給需要者使用,推動部落的永續照顧。搭配政府的補助及公益捐款後,也讓原本昂貴的負擔,降至為每個月僅需自費3萬5千元:「在部落的家庭普遍貧窮,一開始我們都沒收費,全額補助,但是慢慢大家的子女對我們的這種照顧是認同的,願意支付這個費用,一起來維繫這個服務。」
從問題根本出發,創造就業解決貧窮
「搬過來一年多後,大家知道有個副市長住在裡面,有事在地人會跑來找我們,那時我就問有沒有人想當照服員,兼職也可以,用比較輕鬆的方式開始,從根本的方式去解決他們的困難,盡量協助他們就業。」當時還任職台中副市長的林依瑩,因為喜歡原住民實驗國小博屋瑪的辦學理念,回去和先生討論完後,想了兩天就決定搬過來,行動力驚人。
後來連任敗選,她便決心投入一直很想做的長照All in one推動,為透徹了解服務流程,便親身到第一線當照服員,也協助部落有意願的人考取證照,就這樣在地的居服員在兩年內從5人一路成長到現在50幾人,也服務超過114位長輩,橫跨十個部落,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。
「我們現在兼職就有兩三萬,好一點五六萬,本來隔代教養的家庭,媽媽回來工作了,他就不用隔代教養了,家庭的問題你就可以順帶開始解決,很多照服員在趁著在照護的時候跟長輩學習泰雅族語,不論是文化傳承,各方面的效益自然的相互交成。」目前他們已經幫10幾個人還掉債務,從低收入戶的身份脫離,口耳相傳之下,越來越多年輕人主動提出想返鄉工作,其中最年輕的照服員年僅19歲。
現在根據部落的需求,他們也陸續長出其他的服務模式,像幫助部落的獨居長輩或在地的返鄉青年的自立計畫「友雞生活」,是由食二糧的創辦人楊環靜發起,她發現飼養母雞不只可以療癒長輩身心,還能藉由販售新鮮雞蛋或茶葉蛋,增加他們的收入,於是林依瑩邀請她來部落指導,賣蛋的收入一半回饋給養雞的人,一半則投入在地長輩的公益晚餐。
我們來到一個位在大樹下鐵皮屋旁的雞舍,八隻朝氣蓬勃的雞在裡頭跑來跑去,林依瑩聊起了牠們主人的故事:「這個獨居的阿公常常摔倒,但送長照評估都不過,他的問題是長期酗酒,跟別人相處都有衝突,但沒達到補助標準,我們正好在推友雞生活,看他要不要養,沒事就問一下,後來終於被我們說服了。」
楊環靜替阿公量身打造的雞舍,總花費連同雞跟飼料,大概五萬多元,全部由計畫免費提供給他,但規定他要每天提供六顆蛋(通常雞的產蛋率8~9成)可以留給自己一兩顆,想不到養雞養得十分好,也穩定在還蛋,現在已還破千顆了,阿公信心也建立回來,跟人的互動也變好了。
這天在伯拉罕共生基地,也同時在打造另外一個雞舍,這是一位身體不便的青年吳俊中的新雞舍,因為家裡沒有空間養,所以他們就在基地裡規劃一個場域給他,俊中一早便迫不及待的來看,開心的抱著雞說:「我是你們的主人喔!」,他雖然身體不便,生活也需要照服員的協助,但儘管如此,仍會去華山基金會當志工,還就說養雞的收入,想再回贈給伯拉罕。
聊到一半,便聽到門內傳來熱鬧的笑聲,幾個患有失智症的長輩們笑得像個孩子般,一邊嬉鬧著,一邊小心翼翼地將貼紙貼到紙蛋盒上。「以現在政府提供的長照額度,要顧重症長輩一整天很困難,可能一兩個禮拜就把額度用完了,而且這樣顧,效果也不好,因為一整天在家。正好部落有一些公共空間,就想說大家可以一起來這邊,我們照服員排班來照顧他們,有點半公益的方式,這裡不像一般的照顧據點,沒有太固定的課表,而是根據部落的作息,例如一起擦蛋、整理蛋,有時賣菜車來就一起買菜,把照顧回歸生活。」被稱之為「雞班長」的亞沐・尤凎上前來迎接我,外表看似與常人無異的她,其實在兩年前發生了一場頻臨死亡的重大車禍,雖然幸運逃過一劫,但右手神經受傷,再也不能使用。
「依瑩姐是我們學生的家長,她是一個很懂得去傾聽的人。」她替亞沐找了一個復健師,靠著大家捐出的時間銀行時數進行復健:「依瑩姐在我最黑暗的時候幫助我,問我要不要來她這裡,並沒有把我當成有缺憾的人。我消沉了很久,但一年後突然想通了,人生不能為了復健而復健,雖然我沒辦法好到像以前一樣,但可以做些什麼回饋曾經幫助過我的人!所以我就來到這裡。」現在她透過協助友雞生活計畫運作,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。
在距離都市偏遠的深山部落裡,我們看到回歸人與人之間互相扶持、學習成長,建構了彼此依存的歸屬感。老後的生活不該只是在「等死」的恐懼中消耗,透過同理與互相,看見完整的人生。林依瑩將會持續努力下去,把服務模式持續優化,並加強人才的在職培育,最後希望能透過政策倡議將這種充滿人味的照護模式,遍地開花。